夏天最愛喝冰水。吃冰了
懷 Power 時體內很躁
超愛吃冰的
中醫才跟我說:越吃冰,身體越躁
原來不試吃冰就能消暑ㄛ。。。
今天看了健康雜誌後
更了解了~~跟大家分享唷
喝冰水、洗冷水澡……,想要涼快一「夏」,當心消暑不成反中暑!
中暑可以區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如果在大太陽下曝曬過久、出現類似熱衰竭的症狀,就是「陽暑」,但是在都市裡,這類患者並不多;
夏天大部份人得的幾乎都是「陰暑」,最常見於外勤上班族、業務員等經常要出入冷氣房的族群,由於室內外溫差過大,
再加上身體對寒熱的協調性比較差、缺乏運動、無法順暢出汗,就會出現胸悶、神昏、氣短、疲倦及沈重感。
天氣熱,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然而許多消暑法卻是反其道而行,利用快速降溫、冰鎮的方法阻止皮膚發汗。
但看在中醫眼裡,以下這5種最常見的「錯誤消暑法」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為無法散熱而中暑,甚至影響血液循環、重創人體陽氣。
喝冰水,或喝含糖冷飲代替白開水?
你應該多喝溫熱的白開水,也可以喝烏梅汁生津。綠豆、薏仁有助消暑,並儘量吃當令蔬果攝取水分與營養素,例如西瓜、蓮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治醫師黃裕昌引用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
要治療傷暑(中暑),第一步就是「先以熱水灌之,令汗出」,
因為熱水含有能量,熱會讓毛細孔打開來排汗,解除熱氣悶在身體裡的狀況;
而冰水則有「阻擋」作用,不利氣血循環。
黃裕昌舉例說,不停地把燒紅的鐵反覆浸冷水,會讓鐵片更硬更脆,人體也一樣,如果喝太多冰水,
身體也會脆掉、容易出血;人的體溫是36.8度,如果喝了20度的涼水,
兩者間16.8度的溫差就必須靠身體的能量來「加溫」,久而久之非常耗損元氣。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康健雜誌》140期,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6739)
留言列表